是不是带球孔的壶都是低层次的紫砂壶
相信壶友们都了解,作为泡茶容器的紫砂壶,是有多种出水孔的,如今常见的多有「网孔」、「球孔」,在以前,也还有「独孔」。其中最受争议的,便是紫砂壶的「球孔」,一些壶友认为球孔是「低廉、劣质」的代表,认为这种壶是比较掉价的,比较反感。
此类多为廉价的商品壶,多是打着「188球孔」、「出水暴爽」等标签,非常的泛滥,甚至连石瓢、西施这种都要装上球孔以作点缀,因此不喜。
至顺 徐飞
球孔其实是近现代的产物。最早的时候,紫砂壶只有独孔。当时人们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都有限,挖孔的时候只能用竹子,缺少金属类硬度较高的工具,无法完成更精致的出水孔。
而独孔在使用过程中又很容易堵塞,人们想办法给它增加了滤网功能,网孔出现了。但网孔的出水面积有限,又有了球孔的工艺方法。80年代前后,紫砂文化影响到邻国日本,外销的紫砂壶应要求都使用了球孔,慢慢从日本逐步又流行回国内。
有些壶型装了球孔后确实会有更好的出水效果,比如有些三弯流的壶型、壶嘴很小的壶型等,增加了出水的接触面积,使水流更有劲道。从设计和工艺的角度来说,在一定程序上解决了出水的问题;而且球孔能更好地过滤茶叶。
银毫壶 孔春华
但那些本身出水就很好的壶型,比如石瓢、西施等,也装上球孔就没有必要了。某宝的一些不良卖家为了吸引眼球、增加卖点,硬给这些壶型也做成球孔,可算是画蛇添足、东施效颦了。
手工制作球孔的工序非常复杂,要想做得细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壶艺师会根据壶型来设计独一无二的球孔,与壶身完美契合。而某些便宜的球孔壶,球孔多为模具批量制作再粘贴上去,细看工艺十分粗糙。真正精致的好球孔,会处理好每个细节。
紫砂壶的出水孔无所谓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出水孔的形状也并不能作为判定紫砂壶好坏的标准,无论何种出水孔,都是为了使出水顺畅、方便。
保持一种相对平稳的操作方式,起手平稳,出汤的过程中保持平顺,那茶叶就会服帖的留在壶底,出水自然顺畅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