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紫砂壶放在手中把玩,是细腻光滑还是粗糙的感觉
你的紫砂壶摸起来是光滑还是粗糙?紫砂圈有句行话叫做“泥是肉,砂是骨”,砂指的就是紫砂中的粗颗粒,主要成分是石英。“砂感”就是影响紫砂壶手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决定紫砂壶砂感的原因主要有目数和工艺。
在紫砂矿风化后研磨成颗粒的时候,会使用筛网,而泥料的目数就是根据筛网的目数来的。紫砂原矿石开采出来后需要初步粉碎成小颗粒,之后这些小颗粒还需要进一步碾磨成粉体,并用筛网分筛,而目数就是一平方英寸的筛网上有多少孔的意思。
比如,60目的泥料就是指分筛这个泥料的筛网上一平方英寸内有60个孔,那么筛出来的泥料做的壶就是60目。数值越高,筛出来的泥料越细,反之越粗。
一般来说,60目以下的算是粗的,壶身的凹凸感、颗粒感就比较明显,透气性也较好。目数越大,泥料越细腻,壶身表面就会比较光滑,如120目这种泥料,就少了那种颗粒感。另外朱泥的泥质也是比较细腻的。
竹段 许洪琴
除了泥料本身的目数,还可以通过调砂、铺砂等工艺来改变壶表的触感。调砂就是将不同或者相同目数的泥料混合,可以是同种泥料也可以不是。即在炼泥时,在天然的泥粉中,按照一定比例和一定目数加入另外的熟或者半熟的天然砂料,并且使两者充分均匀结合。
铺砂是制壶过程中一项很复杂的工艺,在原有的手工拍身桶泥片的基础上,随意撒上一些段泥的粗颗粒砂,然后再修一遍明针。
紫砂之名,其“砂”字便表现了其特点,泥料太细没有砂感反而是不美的,砂本就是古拙雅趣不同于瓷器的质感。
纵观古代的壶,绝没细砂。都是用粗砂制作,做工也不算细腻。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追求壶的造型意趣,壶身上的字彰显了书法功底,可以和壶型相映成趣。
低目数泥料烧制的紫砂壶,视觉感官上会有很强的砂质感,感觉很古朴大方,充满古意老味。泥料好一样很容易包浆,冲泡重发酵、全发酵型茶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