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的干口到底是什么?
何为"干口"?
干口:指瓷器口沿釉偏干的现象。建盏之所以出现"干口",和其独特的烧制工艺有着密切关系,建盏属于铁系结晶釉,烧制工艺的特点为施厚釉、仰烧。釉水在高温烧制过程中会自然向下流动,因此口沿处釉偏薄,易烧干。若是施满釉,容易出现粘底情况,故建盏必须施半釉,也就造成了建盏部分胎体无釉,称作"露胎"。
釉水的流动,最后会导致釉的边缘形成聚釉、釉滴珠等现象,若形成似落非落的釉滴,可说是捕捉了建盏的动态美,别有一番趣味。
对于釉滴珠、露胎等现象,大家接受度较高,甚至会觉得非常古朴玄妙,而干口问题,可能许多人被误导得很深,认为干口的盏不好。其实从建盏工艺特征可以看出,干口其实和气孔一样,是建盏无法完全避免的现象。
兔毫盏 叶礼旺
建盏首先要看做一个整体,某些花纹因温度更高,釉流动性更大,那么口沿的花纹必然比下方的薄,因此某些花纹的形成,必然干口。比如兔毫盏,几乎所有的兔毫盏都会干口,因为兔毫盏的兔毫纹理能够出现,主要是因为釉的流动,在釉中加入了草木灰推动釉的流动。那么在1300度左右烧制时,建盏正烧釉开始向下流动,那势必口沿的釉会比下部分的釉薄,而形成干口。
器型不同,有的器型比较陡,有的器型比较平缓,都会影响釉的流动,而工艺师在无法改变花色情况下,可以通过完善适合器型而匹配一个花色,达到最好的表达。
油滴盏 黄美金
干口不属于瑕疵,但并不意味着建盏干口多严重都没有关系。建盏的烧制需要有经验的老匠人共同协作,那么技艺高超的匠人们则会在烧制过程中进行调整和改进,降低干口程度,干口不可避免,但是可以减少。在对待干口方面,也应该保持理性态度,一味的追求完美,追求零瑕疵,无干口,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精美绝伦的建盏与你失之交臂。在购买建盏时,应当对建盏的釉色,器型、斑纹等方面综合考虑,结合自身需求考虑是否入手。
购买时,可以挑选干口程度轻的产品,少许干口,是完全不影响日常使用的。而且建盏工艺虽然带来了干口,也同时附赠具有动态美的聚釉、釉滴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然,评论一只盏的好坏,还需要综合看待其他方面的指标,也不是绝对以干口定生死。
如果一只盏干口太过,其他部位玻化程度、造型的功力、釉面结晶的质量都挺好,价格又合适,也可以酌情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