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型就是人性
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说“心外无物”。现代心理学家也力证人的心理、性格与外界密不可分,即特定性格的人会喜欢特定形式的事物。表现在玩壶上,也是一样。
壶有百式,人有百态。由于各朝各代的社会背景及使用者的喜好不同,因此在形式上也会有所不同。通过对壶友喜欢的紫砂壶型进行反推,就可以知道他基本是什么性格的人。
圆器
圆器是大部分人都喜欢的器型,也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圆壶和爱圆壶的人往往都有着圆融转换的自如感。就如太极拳,阴阳转换,生生不息。
【许卫中《仿古》/底槽青/200cc】
圆并代表着顺从,而更多的代表着一种处事的习惯和方式。喜爱圆壶的人,往往相信智慧的力量。老子谈“柔”,孔子论“中庸”,都代表一种内心圆满状态下对人生的豁达和从容。或许,这就是爱圆壶人的性格,喜欢并相信,可以用平和的方式解决任何问题。
【王芳《汉方》/清水泥/290c】
方器
爱方器的人性格似乎最容易辨别,因为他们棱角分明。有趣的是,喜欢光器中方壶的人,无论是制壶工艺师还是玩家,都容易显现自身的性格,这与制作、把玩其他类型的壶有明显不同。
【高奋荣《汉方》/底槽青/390cc】
往往做方壶的工艺师都是从做方形花盆入手的。只要他做方器到了一定水准,具有这种悟性,是不愿做圆器的,更抗拒做花器。他们不但在壶艺的制作上力求精简,“线条减到不能再减”,却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在为人处事的思维方式上也会喜欢从简。
【邵顺生《福临满堂》/紫泥/500cc】
所以,爱好方器的人往往善于表达并坚持自己的人生态度。
花器
花器的精致、婉约、逼真、源于自然,都容易让人觉得它更趋向于艺术品,而不是一把壶。
【汤宣武《歆竹》/青段/290cc】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诗人借花草鱼虫之口抒发着自己的浪漫和热情。偏爱花器的壶友也一样,有着比其他人更细腻的感情,更浪漫的情怀。
【黄丽萍《南瓜》/紫泥/450cc】
无独有偶,在宜兴本地专做花器的工艺师中,不管男女,也都呈现着诗人般的细腻和浪漫。之所以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就因为艺术源于具有浪漫情怀的人们的细腻的观察中。
小品壶和大品壶
小品壶,常见于工夫茶。一般说来,小品壶容量小,茶汤不多,对于茶香、茶道艺术的表现性更合适,而小品壶泡茶,也多见于品茶或独自小酌。偏爱此种壶的人,往往更在意茶的质量,从而延伸到生活的质量。所以,他们往往对生活的享受更为精致,也更重视精致的生活。
【陈亮《水平(孟臣)》/大红袍/120cc】
大品壶,往往满足的是“喝茶”的需要,用大品壶来招待客人,往往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更看重的是朋友之间的交流。可以说,爱小壶的人精致,爱大壶的人豪爽。
【胡洪明《时来运转》/清水泥/950cc】
刻绘
文字的产生,本就源于记载。偏爱刻绘装饰的壶友,往往也有种对文化历史的恋旧情结,或者说复古情结。
【朱萍萍《奇香异韵》/清水泥/280cc】
“壶因字贵,字随壶传。”刻绘作品,不管字画,往往带有一种古意,或者说明确的思想。爱刻绘者,往往便是因为对这句话、这幅画所蕴含的精神心之所向,于是便收而藏之,以时时印证自己的行为。
【杨丽亚《旭日东升》/紫泥/400cc】
“吾日三省吾身”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仅仅说说,而他们的“三省”往往“以史为鉴”,这就造成了对过去历史的尊崇和重视,从而形成难以割舍的怀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