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实力派沈丹《掇球》
掇球是传统经典器型之一,其三球相掇、圆润拙朴的造型历经岁月洗礼而仍广受壶友青睐。掇球壶型看似简单,实际上确是将形体均衡美、虚实比例美、黄金分割美融会贯通,完美地运用美学艺术元素的珍品。要想做出掇球壶雍容大度的气韵,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沈丹《掇球》壶,古朴敦厚、秀美醇和,采用家藏上等稀有紫朱泥手工制作,色泽端雅沉稳,韵味天成。
各部位比例协调,多一分则累赘,少一分则缺憾。壶钮、壶盖、壶身在视觉上形成三“球”重叠之势,视觉感极为舒适,形体丰满自然。
压盖子母线上厚下薄,气密性上佳;一弯嘴出水爽利,环形把胥出自然。做工精细、衔接自然、细节处理到位。
从工艺上来说,这款《掇球》比例匀称,气韵饱满,对艺术的把握非常到位,给人极强的审美感受,显示出壶艺师高超的制壶水准。
紫朱泥属于朱泥类,矿料较软易碎,烧成后胎质呈红中透紫,矿藏量极少。紫朱泥制成壶呈暗紫红色调,胎质纯正细腻、柔润光滑,油性十足、水色极佳,气质沉郁、华贵,手感如玉。
紫朱泥成型时较粘,烧成范围较窄,烧成后易产生变形、起皱、起泡等缺陷,收缩率大极难成品。沈丹在制作紫朱泥壶时回窑重烧6次,平均3把才能烧成1把,十分难得。
紫朱泥矿料年代久,铁份含量饱和,温度烧到位后,不经几泡茶就有温润、老陈之感,用它冲茗扬香力高、轻快而利落,茶汤紧结柔滑,回甘强、回韵悠长。
不仅泥料稀有、烧制难度高,这把《掇球》还邀请到“宁朗杯”陶刻大赛金奖得主、高工陈宏林来刻绘。陈宏林是当代实力派陶刻家,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安碧的高徒。他潜心修炼二十余年,于陶刻已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地步,下刀无需草稿,任何题材略一思忖便能运斤成风。“空刻”在紫砂陶刻中对技巧要求非常高,多用单刀法刻划,容错率极低。
《掇球》正面铭“涵光华于朴厚,寄风雅于平常”,刻划刚劲有力,刀锋所到之处,分外凌厉。反面绘一株老松,苍劲青翠,枝干嶙峋。古松疏密相间,松针笔意清晰,看似错综复杂实则井然有序,观之而沉静。一只鸟儿在松间振翅飞起,为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许灵动。精通书画的陈宏林置陈布势、收放自如,以自己成熟于胸襟的刀法,创造出一个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新“自然”,格调高逸、虚静。
这款《掇球》用料稀有珍贵,做工细腻精湛,烧制成型难度高,刻绘高雅有格调,无论是自用品茗还是把玩收藏,都很难得。一壶两证书,藏泥、藏型、藏刻,值得!沈丹作品即将大幅度调价,喜欢的壶友不可错过!
沈丹
沈丹1983年出生于江苏宜兴陶艺世家,多年来潜心于设计、创作朱泥壶,尤其以紫朱泥为其所长,被称为“朱泥专家”,是中青年实力派中的佼佼者。
沈丹对创作有严谨的要求,以实力和作品说话,在紫砂界享有盛名。其作品选料独特,外红润而内蕴粗砂,简朴大度、内涵丰富、个性鲜明、品位高雅,富有整体美感,既继承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深受海内外收藏爱好者的好评和青睐。
有人会疑惑,沈丹的作品为何能卖那么贵还那么多人喜欢?
除了紫砂泥料上乘、制作工艺精湛等实用功能方面的原因,相信很多人是因为紫砂壶创造性的符号价值和艺术性的表现力。沈丹的作品技法成熟,将现代审美与传统表现形式相融合,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时代性。
高的附加值,来自于作品的创造力和耗时性。时间的投入是艺术价值被认可的有力保障,一把壶从设计样稿到烧成出窑,有的要经历数年之久,其中也许因为设计不合理、媒介不恰当而数次修改。这其中壶艺师的辛苦付出最终化成隐形的价值,通过完美的作品体现出来。
独特的造型语言和手工性质,以及所包含的文化含量,是沈丹的作品能深获市场认可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