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大师黄美金 守望非遗 倾力传承
黄美金,国际注册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任福建省御窑陶瓷研究所荣誉所长兼技术总监,被誉为“金油滴开宗大师”。
开宗大师
黄美金生于1956年,福建建阳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自修大学建筑系。黄美金生于陶瓷世家,从小跟着父亲和祖父学习陶瓷烧制。成年后,他到龙泉、德化等地刻苦拜师学艺,潜心钻研,终于成功烧制出第一个龙泉青瓷。他的陶瓷烧制手艺日益成熟,并以烧制脱胎人物见长。80年代初从事建盏烧制研究,从艺三十多年来,他的金油滴建盏,金斑璀璨、光彩夺目,迄今为止全世界陶瓷界尚无人可比肩。



1980~1999年创立金星陶瓷研究室,从事建盏、青白瓷研究
1983~1986年在江西景德镇跟随黄云鹏大师学习陶瓷技艺
2000年研究室升格更名为建阳御窑陶瓷研究所,继续从事瓷嚣的研究和烧制
2005年授聘于江西景德镇国际陶瓷交流文化中心担任客座教授
2007年烧制出第一个“金油滴”,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烧制技艺和建盏品类的空白,被誉为金油滴的开宗大师
2007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举办的首届全国文化纪念品博览会金奖
2010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第八届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
2011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奖
2013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博览会组委会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金奖
2013年获建阳市人民政府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2014年作品被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
2015年获建阳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建盏技艺传承创新贡献奖”,“金油滴建盏技艺大师”称号
2015年作品被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收藏,台湾、香港、广东、福建等地多家电视台对其制作建盏金油滴工艺作了相关报道。
2018年黄美金的建阳区御窑陶瓷气窗所成立18周年,黄美金被命名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项目《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获评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称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全国仅99名。
金银璀璨
黄美金是一个有想法也很敏锐的人。1981年建盏兔毫釉烧制技艺被恢复,他发现建盏金色系斑纹尚存空白,且自身技术与经验有底气将其研究出来,遂走上这条他人未曾涉足的道路,开始了对建盏烧制技艺的研究。仅此一种釉色研究,就耗费了十年时间,途经不计其数的实验。虽然过程艰苦,但每次教训都是宝贵的经验;他以惊人的毅力,不计工本地坚持了下来。
从收集来的数以千计的瓷片入手,黄美金浸淫其中,挖掘出全新的釉色。就这样,十几年如一日,终于成功烧制出了金油滴建盏。他烧制的金油滴建盏,斑纹独特、立体感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烧制出金油滴盏之后,黄美金又开始攻克银油滴。当时银油滴虽然烧制者众,但质感上乘,银色纯粹的还是少数。黄氏父子认为,银油滴有群众基础,而且依然颇有发展空间。他们想做出符合自己审美和艺术追求的银油滴。
他们烧制的金油滴是金属的、浓郁的、灿烂的,但银油滴,他们则希望是一种与金油滴对应的气质——矿质的、通透的、清冷的,所谓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他们认为,那是一种玉的质感。黄氏束口银油滴盏就是以玉为目标去烧制的。他们设计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银油滴,分别是空谷幽兰、绝代风华、天外飞仙:



在精心研发三款新油滴的同时,他们对新作的器形与精益求精。由黄文勇画图、比对,寻找最佳的盏型比例,再与父亲反复试验合适的胎釉配比。概念图确定后,器形还是修改了足足五版,除专利束口线外,还力求口沿厚薄适中,口感舒适,以匹配釉色的气质。在美观与实用中作出平衡,圈足略微加码,彰显个性之余,也增加庄严凝练之感。最终在口径缩小的同时,对盏的长宽比做出微调,传统审美与现代需要兼具,宜品茶且足具分量,在测试过程中,获得诸多好评。底款专门设计黄美金三字,兼具防伪、署名与装饰之用。
金油滴是夏日的朝阳,温暖而灿烂;银油滴是冬季的雾淞,纯粹而剔透。从事陶瓷研究和烧制40余年,除了金银璀璨,也给黄美金留下了许多抹不去的印记。他的手臂上满是不同颜色的烫伤痕迹,黄的、红的、黑的;他的指缝里也残留着洗不掉的泥巴颜色。
艰辛守艺
制盏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黄美金研究金油滴的小作坊设备简单,一个烧炉、一把小板凳,一张椅子上放一本书和一把茶壶。烧炉有四层,顶层是耐火砖,烧制时其它三层各放一件,一天就烧一炉,出三个金油滴盏,品质上无法保证,大多数时候烧制大半年也出不了一件。
白天拉坯、修坯、装窑,晚上早早休息,凌晨两三点起床点火烧窑,一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黄美金说,看炉是一件枯燥但费时费神的事,从凌晨三点便坐在炉边看着火候,一直到早上八点才有工人来接班。这是一天中最清冷孤寂的时段,陪伴黄美金的只有椅子上的书和茶。
建盏的斑纹质量取决于釉水在炉火中的温差,把握好温度和时间很难。温度要达到1000度以上,窑内温度、火焰方向、烧制时间乃至天气的阴晴,都会影响建盏的烧制。特别是金油滴,采用传统手拉坯技艺,加之炉温控制难度大,尽管有着三十多年烧制陶瓷的经验,烧成率仅达1%-2%,废品率高、成本极大。
建盏的釉面结晶是在1300度的高温中,还原氧化烧成的,釉面是铁钙系结晶,十分敏感脆弱,难以控制。因此成功的作品往往都伴随着数以千计的残次品,想要烧制出品相完美的建盏也绝非易事。黄美金对作品十分严格,只要有一点瑕疵,就会对其进行销毁,以防次品流入市场。
烧制一窑的建盏需要长达13个小时,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出窑后花纹釉色由于窑内摆放位置、温度的差异,也无一相同,每一窑的成品都是一个未知数。
黄老师制作金油滴建盏固然艺术精湛,在青瓷界更是艺术大师。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黄美金就开始烧制龙泉青瓷,他烧制的青瓷祥云画缸杯、牛杯、龙杯、竹节杯同样如此,传承保留了烧制技艺。
古艺传承
如今已近天命之年的黄美金仍然坚守着建盏技艺的研究和烧制,更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更多传承重任。他十分重视传承人的培养,带了多位徒弟,言传身教,悉心培养,使他们学有所成。多次在国家级展赛中获得大奖。黄文勇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黄金美学习陶艺,如今已是建阳建盏行业内年轻一批非遗传承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2017年,黄文勇获评南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父子俩经常切磋技艺,共同研究。在黄美金的促进下,建阳区建盏协会成立了党支部,作为党支部书记的黄美金,经常利用个人时间,帮助年轻的建盏师傅解决问题,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都建阳,正依托建盏产业,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书写着新的辉煌。
他的徒弟现均已出师,在建盏领域各有建树,其中徒弟陈祥松已获评为福建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他选择徒弟的第一标准就是人品端正,只有这样,才能坚守手艺人的良心。近年来政府大力扶持手艺人,壮大建盏手艺人队伍,黄美金也倾心指导、答疑解惑;看到建盏从业者年轻化,他对建盏的传承发展信心十足。
爱茶之人,必会爱茶器。黄大师手工精品,正是通过对匠心的不断坚持,才能将茶与器搭配出最温暖的记忆。黄大师对匠心的坚守,是古老中国的传承。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现实需要工匠精神,唯有坚持,才能锻造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