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一把紫砂壶需要多久
紫砂壶的制作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把一把地制作,而是同一种壶式同时制作五六把。这种制坯方式,用宜兴艺人的话来说是“一市”“一市”地做。
在紫砂壶制作过程中,为了各个工序衔接的方便,总是同一款式的作品同时制作4件或6件,行话叫做“一市”。“市”是行话,相当于“一次订单”的意思。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紫砂壶坯的制作是手工操作,从打泥片、裁切泥料,每做一道工序都要换一次相应的工具。如果每种壶式每次只做一把,频繁地更换工具会占用很多时间,这样做壶的效率就大大降低了。
在壶坏干燥、烧成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残损情况。“一市”做几把壶,就可以保证起码有一把壶的做工、火候都达到理想化。
所以,紫砂艺人形成了每做一种壶式必定要同时做好几把的生产习惯。当然,每“一市”要做多少把,与个人习惯和出手快慢有关。
由于每个工手的不同壶型,制作精细程度、制作要求不同等都会影响到一把壶最终的完成时间。
举两个例子,紫砂七老之一的王寅春先生,在七老艺人里面算是最多产,手最快的。他在紫砂厂工作时,最快一天可以完成两把仿古生胚,这也应该也算是做壶的最快速度了。
再说景舟先生,当年一批定制的单子,在三十多天内完成110把一捺底仿古,他与助手日夜赶工才堪堪完成,这也是顾老此生中最大量集中创作的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这样算下来平均一日也不到两把。
而说到个人创作的壶型,那一把壶完成需要的时间就非常久了。
像上面说道的王寅春先生,其所作裙花提梁,光完成这把壶就耗费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而顾景舟先生,最为著名的提壁壶,则是整整雕琢了有四十年之久。
现今来说,全手工的壶保证其工艺、精细的情况下,即使再快,光是完成生胚的完成就要好几天,更别说有其他刻绘、烧制、整口等流程。
所以,一把全手工的紫砂壶从开始制作到烧制完成,也是非常耗时的,在这里也是提醒壶友们在购买时都要注意一下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