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石瓢壶型的来源由来
时间:2018-07-18 来源:紫砂知识
在紫砂收藏圈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壶中百变,首推石瓢。
石瓢壶是紫砂传统器型之一,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古朴;壶嘴简洁见力度,壶把多呈倒三角势,与壶身之型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
平压盖及桥钮干净利索、比例恰当,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为上的特点;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从形制上比例之度符合美学的“黄金分割率”。
关于石瓢壶的起源,有人说是陈曼生在溧阳任知县时,有一次遇到一个乞丐拿着石器行乞于街角,曼生见那石器造型独特、外观古朴,便将其买下,并将形状加以多次修改,最后做成石瓢壶,并题之“不肥而坚,是以永年”,流传至今。
也有人说“石瓢”早称为“石铫”,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味道好,于是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又有“梁”的“铫”来煮茶,正是早期的“石铫”壶。到了顾景舟时期,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从此”石铫”均称为石瓢壶。
无论是何种由来,石瓢壶就这样以质朴无华、典雅端庄的特色流传至今,且长盛不衰。
一把好的壶款是千百年来众人智慧的结晶,是美的集中体现。石瓢壶像音乐家创作出来的一首成功的曲子,美妙动人,后来的演奏家在演奏时,都能发挥自身的理解和才能,不断创作演奏出各有风格的新曲,从而名曲长演长新、长演长盛。
石瓢壶经多人改良,很多石瓢的器型以人来命名:彭年石瓢、子治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等,此外冰纹石瓢、大矮石瓢、六方石瓢、锦囊石瓢、高石瓢皆发轫于此,但终归万海归宗、同出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