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制坯方法,名家往往以手工捏制成型
紫砂壶的制坯方法,明代即有模制和手捏两种了。而若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往往以全手工成型为主。据传始作紫砂壶的金沙侍僧,作壶即采用手工捏塑的方法,即所谓“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而他的门徒供春则“斫木为模”,也即是说从供春开始就采用了借用模型成型的方法。但同一模型所制之壶不可能塑出多样的款式,所以在供春之后的一些制壶艺人还是采用了手工捏制的方法,也或许运用手感更容易把握制壶把。
全手工壶对制壶艺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在没有模型辅助的情况下,要完全靠手来把握分寸塑造出优良的壶形比例,照顾好每一处细节,这不是简单的功夫。没有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制壶经验,是无法做出品质精良的全手工紫砂壶的。技术上的要求让很多制壶者还没出手就望而却步了。
波静 汤宣武
全手工壶的着手制作工序多达上百道,从打泥片到烧制,从刻字到整口,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使用到不同的工具;如再加上后期的刻绘等,更加繁杂。
一个能独立制作紫砂壶的艺人需要一个漫长时间去掌握紫砂泥料的性能、化学成分、吸水率、透气性等等,普通人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研究明白。以日常加工来说,在保证其制作工艺和精细程度的情况下,最收完成生坯也需要好几天,更不用说刻绘、烧制和修整的工艺了。如是个人创作,时间则更长。
笑樱 赵丽娟
一把优秀的紫砂壶,人工更显珍贵,尤其是设计独特工艺精湛的高端壶,塑型的名艺人、题字的书法家、刻绘的篆刻家、画家,他们的劳动都凝结着大量的时间和汗水。同时因为制作过程中的手工拍打使得壶坯泥料异常紧密,经过烧制后会膨发,从而让壶看起来更为饱满、有张力,气势油然而生,卓尔不群。
由于手和精神相连,手随心性,手能顺应泥性更能改变泥性,正是这手工自然之造化,所以在制壶的过程中总是体现了作者自己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