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识破新紫砂壶作旧冒充的旧壶
时间:2019-04-30 来源:收藏指南
在紫砂壶收藏界,很多人喜欢收藏老壶、旧壶,作假者就看中了收藏者们的这种心理,将新紫砂壶作旧后冒充旧壶、老壶出售,从中牟取暴利。真正的旧壶由于经历的年限、存放的环境各异,其呈现的状态也千差万别,因此也给新壶做旧提供了众多漏洞可钻。新壶作旧是指将新的紫砂壶经过处理,使之看起来像旧壶一样,然后卖出“老壶”的价格。无论是哪一种将新壶做旧的方法,只要用心鉴别,都能识破。
茶煮法
将做好的新紫砂壶放入浓茶汤中反复熬煮,新壶表面吸收浓茶味与色,不仅壶表呈现陈旧灰涩状,壶内也会保留茶味。这种方法做的旧壶颜色过于死板单调,远观毫无生气。不过,由于壶内保留茶味,对消费者而言有一定的迷惑性。
土埋法
将做好的新紫砂壶埋入土中短则数日、长则数月,利用土壤的特性,将紫砂壶壶表的新鲜光泽褪去,从而冒充旧壶。这种方法做的旧壶虽壶表色泽接近,但光泽晦涩暗哑,并没有真正旧壶长期埋于地下沉淀出的温润古朴与厚重。
菩提 吴建平
涂抹法
通过在壶表涂抹的方法实现做旧。浓茶、食醋、酱油、糖等液体的调和物,与壶表颜色相近的鞋油等,都有可能被涂抹在新壶上。不过无论后期经过怎样的处理,涂抹毕竟是表层处理方法,多多少少会有脱色情况。
其实清中期以前的泥料颜色大多显出泥黄,壶型也有时代特征。时大彬时期,筋纹器占主导地位;曼生壶盛行时期,几何形器占主导地位。另外刻款、印款及在壶上的位置也有各自的特征,不同的作者又有各自的习惯;配书画、铭文的作品在仿制时也极易出现破绽。在这些方面深研,多掌握相关知识,再辨别老壶就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