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制传炉紫砂壶的几个紫砂名家
由于四方传炉壶出现的频率在清末民初较为密集。所以擅制四方传炉壶的高手亦多产生于此一时期,如俞国良、李宝珍、冯桂林、汪宝根及吴云根等均有佳作传世,其中又以俞国良堪称个中高手。他生于1853年,其制作技艺十分精巧细腻,且不喜拘泥于既有形式,常凭巧思将旧制加以修改而产生另一番意趣,吴大澄便常延聘他代为制壶。
俞国良 朱泥四方传炉壶
上海春秋堂 2011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RMB 1,725,000 元
作品简介:顾景舟曾评价曰:“此壶为俞国良之最佳传器。
精选泥质最好的大红泥制作;烧成火候绝佳,故色泽朱红,光彩鉴人,肌理滋润。
制技与形制虽感有疵,但却是宜兴朱泥器中之罕见者,堪称显示砂艺材质的绝佳传器。”
顾景舟 传炉壶
北京匡时 201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RMB 1,955,000 元
作品简介:此壶为传统器形之传炉壶,其造型源于古代青铜器。
紫砂史上,四方传炉壶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当在清末民初,其后渐减少,直到现代除了偶见几把之外,似难见新作。此壶为顾景舟大师力作。
以纯净紫泥之底槽青为胎,壶面呈四方,鼓腹饱满,棱角淡化呈圆鼓状,三弯流胥出,壶鋬耳形,与流相呼应。壶盖以压盖式与壶口密合,呈方形圆角,唇边厚实,盖面平弧微穹,壶纽滴状如柱础,平底,下设四乳丁足。
此壶器型方中有圆,圆中寓方,比例均匀,珠圆玉润,工艺精湛。与其他传炉相比,鼓腹更为饱满,蓄势待发,凸显张力。
壶一面刻有“功存悦志,岩冬刻”,另一面刻以古代钱币布图案,更增添了此壶的古朴文化之气,宜茶宜赏,赏用自得。
冯桂林 传炉壶
北京中投嘉艺 首届艺术品拍卖会
成交价:RMB 690,000 元
作品简介:此把四方传炉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品种,整体壶身稳重端庄大方,四足有力,坚挺稳固,壶身线条圆润,过渡自然,方中寓圆,中规中矩。
不呆板,秀气而柔和自然,壶盖平稳,卡口到位,有一种力压千钧之感,把手弯曲张弛有度,弯曲自然和壶嘴遥相呼应,出水顺畅、有力,且此壶又经吴汉文(艺名跂陶)镌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