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制作水平壶的功底,吴亚敏的水平壶有什么特色?
作为上海文史馆研究员杭杰老师的夫人,国工吴亚敏老师的制壶技艺也是一绝。单是在学艺期间,就在家潜心做了足足十一年的水平壶,为自己打下了极深的基本功。后又成为实力派名家袁小强入室弟子。作品从光器、花器、提梁、方器、绞泥都有涉猎,尤以花器见长。
那么,拥有十一年制作水平壶的功底的吴亚敏,她的水平壶究竟有什么特色?其实单单从她的风格不一的紫砂壶里就能看到水平壶的影子了。
众所周知,水平壶在做工上要求精致周到、意念表达准确,而两者又互为相通,互为作用,缺一不可,在功能上,紫砂壶讲究实用,便与摆玩。作为水平壶,虽说在成型上相对比中、大件作品容易,但在造型的掌握上,意念的表达上具难度。
因为作品虽小,要把中、大件作品的神韵、气势表达出来,所以我们鉴赏一件水平作品时,先要看其有无韵味,气势如何,是否达到小中见大、小中见势的境界。
而从吴亚敏老师所做的【芳菲五式】系列中,我们仿佛就可以看到水平壶的影子。
她的这些作品普遍偏小巧精致,但在精致之下,又有着让人惊喜的小心思,一处处小小的雨花石钮,一个个方中寓圆的壶身,无不在显现着以往制作水平壶时,所留下的实用、精致为上的印记,壶身句句诗文,松竹梅的装饰,更是流露出清新淡雅的文人气息,这与深受江南人家喜爱的水平壶也似遥相呼应,江南多柔美,水平壶多文雅,十一年的水平壶制作功底,也早以将这一切印入吴亚敏老师的内心。
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十年,一个人的成长会有着显著变化,也会深深影响着一个人,或许如今的吴亚敏老师很少再制水平壶,但我想她的壶早以把水平壶的精神、情境融入进去了,这大概就是功底也是个人特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