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生壶人们已经看了170多年,为何百看不厌?
曼生壶是我国紫砂工艺史上的一个蔚为奇特而壮观的现象,曼生壶是文人与民间工匠彼此结合后创造的一种文人壶风格,充满了文人雅趣,并且对紫砂壶有所了解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曼生壶的。古往今来,紫砂壶型万万千千,看过那么多、玩过那么多壶型之后,唯独曼生壶让人百看不厌。
曼生在作溧阳县宰时(嘉庆十六至二十三年),厌恶官场腐败,不愿做官,只爱制壶。陈曼生设计壶样并题铭,有合作者紫砂名家杨彭年、邵二泉等人制作,世称“曼生壶”。经曼生倡导,逐渐开拓紫砂壶与诗书画印相结合,形成风气,延袭迄今,影响深远。曼生壶底款,常钤“阿曼陀室”等印记,把款常钤“彭年”等小章。
曼生壶是紫砂技艺与翰墨结缘的精品。从它问世以后一直备受鉴赏家们的青睐,特别是书画家爱之如珍宝。由于陈曼生是一位篆刻家,他的书法富有金石味道,以刻刀代替软笔刻于紫砂泥胚,用娴熟的刀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书法应有的美;并且因阴刻而陷入的字体,在光影之下显示出清晰明快的刀法美。陈曼生根据壶体造型而设计紫砂壶;如扁壶、合欢壶,他将字刻于壶面上端,字形清秀、灵动。所谓“壶随字贵,字依壶传”者是也,由此曼生壶身价百倍,至今仍为收藏家千金难求的珍品。
柱础 吴建平
陈鸿寿读的是“四书五经”等文化经典,成就了他“西泠八家”文化精英人生。紫砂作为国粹,从他降生落地,就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催生了他,又在“中庸之道”的浓郁氛围下长大。
中国人最讲究,端庄、和谐、大度、沉稳、内敛、含蓄、内功、高雅、品位、实用等等,这些讲究其内涵就是“中庸之道”,作者创造的美,必须是来自别人的感受。这是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中提倡张扬个人的思想宣泄个人情感,西方讲究的是个性化,中国文化讲的是大众化,别人的感受太重要了。
曼生十八式是集中国文化之精华内涵,壶的造型完全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经典具有哲理的的壶铭启迪人的思想情感,与壶相得益彰。喜欢紫砂壶者,大多骨子里对传统文化有着较深的情节,一把曼生壶在手,泡茶,赏玩,读壶铭它能够紧扣传统文化和茶文化,会为你增添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