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至民国的紫砂壶,为什么价位常常比不过当代名家的新壶
时间:2018-08-27 来源:收藏指南
说到紫砂壶收藏,有些人专爱收藏老壶。在他们眼里,紫砂壶像古玩一样,越老越值钱。正因如此市场上才出现了很多想方设法将新壶做旧的方法。
衡量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高低的关键并不在于年代的久远,有些老壶做工呆板,完全没有任何收藏价值,也不可能会有升值空间,所以现在很多明清至民国的紫砂壶价格还不如新壶。
从艺术价值而言,除时大彬、陈鸣远这类具有标杆性、创造性的明清制壶大师的作品外,老紫砂壶大多按照日用器制作,只是当时的一门手艺,从原料到成型的制作程度而言,没有什么讲究,更不会像现在这样精雕细琢,早期紫砂壶在文化性、艺术性上的积淀甚至不及现当代,这是客观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在于保存完整、流传有绪的老紫砂屈指可数。和瓷器收藏一样,只要有残或者瑕疵,价值就大打折扣,除了出土紫砂器外,保存完整、流传有绪的紫砂老壶非常少。从诞生之日起,各代紫砂壶都有很多仿制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特别是民国年间,宜兴紫砂制壶高手被请至上海,根据名家收藏的旧器实物,精心仿制历代名家作品,市场上出现大量的仿制款,仿品制作精良,就连有一定水准的专家也很难辨别真伪。不仅有历代遗存的仿古壶,现在更有仿古作假的专业人员,市场上也充斥为数不少的仿古老壶。
老紫砂壶鉴定也没有一个权威、认证的标准,大部分是根据买家的经验鉴定,鉴赏要求高,收藏门槛比较高,也是市场难有大起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