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松云的紫砂壶怎么样
陆松云,国家助理工艺美术师。1974年出生于江苏宜兴, 1992年从事紫砂艺术工作,擅长全手工制作紫砂竹编壶。
初见竹编壶,一时恍惚:这是紫砂做的?还是竹子编的?丝缕可见而又砂光石意,古朴韵致充满东方情调。这千丝万缕的竹砂丝,粗细均匀,宛若天成,全凭紫砂艺人手中的一柄雕刻刀,一点一点雕琢而出。
如果你看过它的制作过程,会感觉陆松云老师手中的那柄刀,仿佛在翩然起舞。
竹编壶源自四川工艺“竹丝扣瓷”,是利用宜兴特有的紫砂泥料段泥、紫泥制作成型,把竹编形体“移植”到紫砂壶上来,工艺十分繁琐。形体外形经手工雕刻成“竹丝”,通过多道工序,使形体上的篾信纵横穿梭,凹凸有致,效果十分逼真。
要做到“竹丝”纹理清晰,形状伸展自如;“竹丝”间的穿插、间隔一致且恰当,疏密有致,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竹编的特点,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制作过程中,制作者必须全神贯注,在身心极佳的状态下施为,一毫米都不能松懈;否则稍有闪失,“竹丝”错断,就会前功尽弃。因为如果补泥重新雕刻,处理不当会留下痕迹,非一般陶手可以驾驭。只有一气呵成,才会宛若天成,也才能在这砂丝竹韵中,展现出别样的美感。
这一工艺对制作者的技巧、经验甚至心态都有很高的要求,也正是这样的高要求,这些开在紫砂上的艺术之花,要一月甚至数月方可得一把。
这样的壶握持手中,感受到的不仅是紫砂泥质温润的触感,更有来自制作者精心付出的生命的温度。来自大自然的气息,让心沉淀淡然。经过泡养后产生盈润包浆,根根砂丝泛着柔和的光泽,透着极致的匠心之美,诉说着岁月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