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誉为“花货巨匠”的跨时代两大名家
在紫砂的四大分类中,花货一直是深受诸多壶友喜爱的,而谈及历史上被誉为“花货巨匠”的跨时代名家,那么一定离不开这两位:古有陈鸣远,近有朱可心。
陈鸣远的制壶技艺精湛全面,又勇于开拓创新。
作品有瓜形壶、莲子壶、束柴三友壶、松段壶、梅干壶、蚕桑壶等均极具自然生趣,把自然型壶在明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向艺术化的高度。这些壶式不仅是他的杰出创造,而且成为砂壶工艺上的历史性造型,为后来的制壶家们广泛沿用。
当然,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作装饰,署款以刻名和印章并用,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的装饰艺术和书款方式,引入了砂壶的制作工艺,使原来光素无华的壶体增添了许多隽永的装饰情趣,也使砂壶更具有了浓厚的书卷气,再加之诗铭、书款的书法雅健娟秀,富有晋唐笔意,从而把壶艺、品茗和文人的风雅情致融为一体,极大的提高了砂壶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真正的艺术品进入了艺术殿堂,这是陈鸣远在壶艺发展史上建立的卓越功勋。
而朱可心,也是一位紫砂史上的着名花货名家,同时朱可心也是民国紫砂七老之一,在30年代抗日战争暴发后,至40年代、50年代初紫砂业相对低靡的情况下,他还始终坚持以壶为业,以壶为生,钻在制壶工艺中。
朱可心一生清贫,他获得过无数国家、国际奖项,推动紫砂工艺的创新和陶瓷职业教育的变革,带头走上紫砂业合作化道路,探索生产、制作工具的改进,与时俱进地创新创作经典作品,毫无保留地培养徒工、传承技艺,他技术全面、手艺精湛、品德高尚,是一位真正称得上艺术家的紫砂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