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皮绿玩壶之人的终极目标
时间:2023-03-21 来源:名家风采
老话说:“上有天青下有梨皮”,经常玩壶的你如果还热衷于泥料的收藏,那么梨皮绿可以说是诸多玩壶之人的终极目标,如果说你是个懂泥料的藏家,那这个泥料肯定是要入手的!
什么是梨皮泥?
明朝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记载:“天青泥,出蠡墅,陶之变黯肝色。又其夹支(脂)有梨皮泥,陶现冻梨色。",是目前最早的梨皮泥记录。
梨皮泥原矿特点
块状、易酥、不溶于水、产于矿层石英岩板下部贴层。
矿料为淡绿色、成品为米黄色。
烧制温度在1170-1180℃左右、收缩率为8.5%左右,表面呈梨冻色,胎质呈梨皮状,易产生变形、起泡等缺陷。
梨皮泥的用途
什么是梨皮泥?
明朝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记载:“天青泥,出蠡墅,陶之变黯肝色。又其夹支(脂)有梨皮泥,陶现冻梨色。",是目前最早的梨皮泥记录。
《茗壶图录》之李仲芳“儒雅宗伯”,泥色为醇梨皮;许龙文制“倾心佳侣、藏六居士、方山逸士等”、曼生“卧龙先生”、瞿子冶“卧轮禅师”,泥色均为紫梨皮。
梨皮泥原矿特点
块状、易酥、不溶于水、产于矿层石英岩板下部贴层。
绿泥矿料呈致密块状结构,易酥开但不溶于水,含矿料较少。一般产于矿层石英岩板(俗称龙骨、黄石岩层等)下部贴层。还有少部分是紫泥泥层中间或紫泥与其他泥层之间的一层夹脂(也称绵头),是以泥中泥的形式产出,比如梨皮泥,产于天青泥的贴层,其出产量更为稀少。
矿料为淡绿色、成品为米黄色。
梨皮泥是以夹脂形式产出的绿泥。矿料外观质地均匀细腻,呈淡绿色致密块状,较软易碎,因含铁量较少,且以铁离子为主。梨皮泥经过高温烧制之后的颜色为米黄色调,特高温颜色泛白。
烧制温度在1170-1180℃左右、收缩率为8.5%左右,表面呈梨冻色,胎质呈梨皮状,易产生变形、起泡等缺陷。
梨皮泥的用途
梨皮泥的外观质地一般比较纯正均匀,含有少量白色云母碎片。在正常气氛中烧成后,除少量颗粒质点的变化外,基本呈现氧化铁晶体的纯正黄色调。因梨皮泥矿料产出极少,存世作品也不多,如果遇到好的梨皮泥作品,确定是纯原矿的情况下,可以入手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