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柴烧壶泡养后的对比,感叹:不愧是宜兴柴烧第一人
现在一些紫砂壶手艺人,做紫砂壶多采用电窑烧制,传统的柴烧技法渐渐没落,但依旧阻挡不了柴烧紫砂壶的魅力,尤其是在泡养过后,你会发现它美到了极致。
柴烧是什么?
柴烧,是指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主要分为上釉(底釉)与不上釉(自然釉)两大类;柴烧是一种古老传统的烧制方法,木材是最主要的燃料,由传统柴烧做出的紫砂壶,色彩通常低调且耐看,柴烧之美,贵在原始,意在回归自然,主要体现倡导一种质朴古拙的原始之美。
宜兴柴烧第一人王金川
王金川,宜兴紫砂史上朱泥薄胎拉坯壶之创始人,宜兴柴烧第一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指导。1968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的他,1982年走上紫砂陶艺之路,1986年创立金辰陶艺工作室,受到吕尧臣大师的悉心指导。在继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宜兴出土的拉坯古陶,大胆开发探索失传几百年的宜兴陶土拉坯工艺,特别是紫砂朱泥薄胎壶的工艺制作,历尽艰辛,终获成功,成为宜兴紫砂史上朱泥薄胎拉坯壶之创始人。
他的紫砂壶均为传统的柴烧之法。在紫砂行业里,始终流传着一句话“非大师,不柴烧”,足以反映柴烧的难度之大,以及柴烧的不易,柴烧作品的成败主要取决于陶艺家对于火候的把控,一般来说,没有两年以上经验的作家是烧不出优秀的作品的。
与此同时,柴烧无法量产,想要烧出精品,就要采用小窑烧造,即使这样成品率也很低,很多柴烧作品几乎都是独一无二的。
柴烧紫砂壶,不单单美丽,且原料取自天然,完全没有毒素,壶经过长期茶汤的滋养以后,色泽会更加温润,实为赏藏之品。
附:王金川部分荣誉
2000年作品荣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贵宾指定礼品壶和首届武汉国际茶文化节贵宾指定礼品壶。
2001年应邀参加杭州国际茶文化节,并现场拉坯艺术表演。
2003年应邀参加广州国际茶文化节,并现场拉坯艺术表演。
2004年3月应韩国茶道专刊杂志社邀请参加中韩文化交流;4月应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日本东京闭幕式邀请到日本参加中日文化交流;为黄新将军书法篆刻作品集《兵经百篇》特制纪念壶;《神灯》、《千秋雪》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作品评选创新艺术金奖。
2005年《润无声》获中国宜兴国际陶艺展新人新作二等奖。
2005年6月应邀参加韩国国际茶文化大展并赴韩国高等陶艺学校传授拉坯制壶技艺。
2005年10月应邀参加韩国济洲国际茶文化祝祭,并进行中韩文化交流。
2005年《陶魂》获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作品评选金奖。
2006年8月被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最受欢迎的紫砂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2007年10月应韩国釜山茶文化展邀请,参加中韩文化交流。
2008年《奥运情》在第九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茶具文化创意奖评比中,获得金奖。
2009年《天地人和》在中国宜兴紫砂百名陶瓷艺术家评比活动中获金奖。
2010年《纳福》在“2010河南第二届紫砂艺术节”参展作品评比中,经评审委员会评审荣获创新艺术金奖。
2011年,《潘壶》在中国宜兴陶艺五朵金花北京汇报展中获“中艺杯”银奖,《石瓢》、《一粒珠》获第十三届中国工艺美术作品评选金奖。
2012年《十八罗汉壶》在中国潍坊第五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评比中荣获金奖。
2013年《神鸟》在瑞典首届中国节上由中国驻瑞典王国大使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