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春华老师紫砂壶绞泥技术的艺术
孔春华1959年出生于宜兴陶艺世家,1976年起在工艺美术陶瓷厂研究所从事紫砂壶艺创作,1990年与姐弟推出“孔家壶”品牌,1990年6月调进紫砂工艺厂研究所从事壶艺创新设计,2005年入编《世界名人录》。
孔春华在艺海生涯中受到潘持平与汪寅仙的亲自指点,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和言传身教使他练就了扎实的功底,随后在多年的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下,对紫砂艺术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独特的见解,并将悟到的所有内在哲学理念都融合于每一件作品之中。
孔春华擅长紫砂方器制作,在具体创作中,他坚持壶艺当随时代,要跟上时代步伐、时代理念,体现时代脉络和时代风貌。在传统方器基础上,他恰当地加上有规则的绞泥纹样装饰,美观大方,极具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孔春华的每件作品都溶注着自己的心意,进而散发出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
“孔家壶”是孔春华于1990年与兄弟孔小明、姐姐孔新华、姐夫顾建军一同推出,以靓丽的青春活力、独特的工艺技术,在紫砂界脱颖而出。绞泥装饰是“孔家壶”最大的亮点,他们在考虑壶体造型设计的同时,充分利用绞泥装饰手段,达到别样的效果。
银毫壶 孔春华
绞泥是紫砂制作中的一种特殊工艺,它通过壶艺师的手将诸泥料巧妙调配,使得其纹理天然,如霞光流云般灿烂。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色彩的紫砂泥条,依照制作者的设计要求叠放混合,通过揉和、拍打、按压等不同的手法使多种泥料绞合,再切成泥片镶嵌制作。
绞泥工艺美轮美奂的装饰作用极具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工艺制作上难度非常高。设计之初,怎样叠放、镶嵌是枢钮,概括与抽象是绞泥构图的最大特点。它要求壶艺师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基础,又要有很强的立异精神和艺术构思能力;既要有光货的功力,又要有花货的巧思。
绞泥作品的色彩和层次也很重要,要分毫不差,经窑火后才会呈现出魔幻般的色彩。壶艺师要像画家一样事先根据设计的图案做好调色配料,对紫砂各种泥料的色泽和性质都要熟练掌握。不同紫砂泥的烧结度和收缩率、吃火度都不尽相同,烧制过程中稍有把握不当就会前功尽弃。
每一件完美的绞泥作品都非常来之不易,独特的艺术价值使它的收藏前景和升值潜力都十分巨大,非常值得广大收藏爱好者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