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佛茶的采制工艺
九华佛茶又名九华毛峰、黄石溪毛峰,属绿茶类。其前身是九华毛峰,犹以前山下闵园的闵园毛峰和后山黄石溪的黄石毛峰最为著名,而九华毛峰可以追溯到宋明时期的九华茶。

九华佛茶产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以地方群体茶树良种优质鲜叶为原料,按照特定工艺加工而成,因产地位于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及周边区域而得名。九华佛茶外形扁直,色泽翠绿,香气清香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醇,叶底绿亮匀整。
其采制工艺如下:
1.鲜叶采摘
于清明前后采摘。采摘标准:特级茶以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为主,一级茶以一芽一叶为主,二级茶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三级茶以一芽二叶为主。采用提手采,保持芽叶新鲜、完整、匀净,不采雨水叶、露水叶、紫芽叶、破碎叶及病虫害叶。
2.摊青
在清洁卫生、阴凉通风处进行。鲜叶摊放在干净的水泥地或竹匾上,摊叶厚度2~5m,摊青时间4~6小时,以鲜叶表面光泽减退、叶枝稍变软、香气溢出、含水率在75%左右时为适度。
3.杀青
用40~60型滚筒杀青机。投叶口筒体温度200℃~250℃,前高后低。出叶口处配置电风扇。杀青程度以叶色转暗绿、茶香显露、手捏成团、无焦边、无红变、含水率在60%左右时为适度。
4.做形
特级茶用电炒锅。投叶量200~250g,锅温80℃~100℃,以理条为主,并不是抛杨,散失水分,至茶条不粘手时,将锅温降至60℃~80℃,抖、理、捺、翻等手法交替进行,制茶条扁直、有刺手感时出锅摊晾。一至三级茶用理条机。槽温70℃~90℃,投叶量以茶叶覆盖槽体三分之一左右容积为适度。茶条理至芽与叶并直、稍硬挺时,放入加压棒加压2~3分钟,然后解压继续理条,至茶条在理条机中发出“沙沙”声(约七成干)时,起叶摊晾。
5.烘干
用烘笼炭火烘焙,分初烘和足干。初烘烘顶温度80℃~90℃,铺叶厚度1~3cm,烘至约九成干时下烘摊晾。足干烘顶温度60℃~70℃,铺叶厚度3~5cm,以手捻茶叶成粉末,含水率在6%以下时为适度。烘焙时翻叶要勤,手势要轻,倒叶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