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孟臣的孟臣壶发展史
时间:2018-09-21 来源:紫砂文化
惠孟臣,乃是明清时期的制壶好手,尤以朱泥作品为最。
惠孟臣以制作小壶蜚声中外,他所制作的壶胎壁薄、工艺细腻、体态轻巧、造型古朴、口盖严密且浑然一体,壶底有“惠孟臣制”楷书题款,很适合工夫茶的 “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清-袁枚《随园食单》)。
惠孟臣壶艺出众,独树一帜,作品以小壶多、中壶少、大壶最罕,所制茗壶大者浑朴,小者精妙。善于配制多种调砂泥,有白砂、紫砂、朱砂,以朱紫者多,白砂者少。壶式有圆有扁,有高身、平肩、梨形、鼓腹、圆腹、扇形等,尤以所制梨形壶最具影响。
惠孟臣制壶除注重壶体浑朴精妙外,尤注重铭刻的书法。他的刻款书法秀娟,不离唐贤风格,笔法绝类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
孟臣壶其名已经成为一种款式,从明清时期的到现在的款都有,那关于如何鉴别、断代老壶,下面列出四点,以供壶友分辨:
形制大小。晚明的小壶并不小,很少有低于140毫升的,容量极小的小品款,大部分是清末以后的作品。
做工的精细。孟臣壶以『浑朴工致兼而有之』,不大可能过于精工。清初壶内底面均不以竹刀修刮,嘉、道以后壶内才以竹刀修刮。
盖唇的长短。道光以前壶的盖唇不长,朱泥盖内有“水平”字样,最早的为道光十三年。
清初早期的小壶,把圈的位置较高,有向上提的感觉。
惠孟臣已经离去数百年了,而落了他的款的孟臣壶却仍不断出现。
壶反而比作者长寿多了,或者说,因为孟臣壶,惠孟臣的紫砂艺术精神,一直还延续着。
赢得生前身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