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紫砂壶的错误方式之发生惊裂
热水刚倒入壶中,壶裂了,心疼的同时也在诧异,没磕没碰的,怎么就裂了呢?
紫砂壶的惊裂从物理角度来讲,就是在急冷急热的情况下发生了急剧收缩,最有可能就是受热受冷不均匀的情况下,对于硬度高,脆性强,热传导效率低的材料来讲,就很容易出现裂纹,壶为什么开裂呢?
惊裂的原因,不单单出现在朱泥壶上,日常使用的玻璃杯,暖瓶,塑料盆,陶瓷等器皿也会惊裂!
因为物体在急剧的热胀冷缩的情况下,尤其是受热或者受冷不均匀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物体在不同的部位膨胀/收缩程度不同,因而出现应力高度集中,而对于硬度高,延伸率低,脆性强,热传导效率低的材料来说,就很容易出现在高度集中的应力下出现裂纹。各种材料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不一样,因此表现也不同。
通常由于朱泥壶的结晶体比其它泥种好(致密度高)烧制的时候结晶度低,在温差的急剧收缩时没有(其它泥种)气孔余地来缓冲其霎时变化而招致的!所以出现惊裂情况的概率就稍高;别的泥料的壶,出现的概率低。
冬天紫砂壶的壶身温度本身已经是比较低了,假如使用滚开的热水直接灌进紫砂壶冲茶,就有可能出现紫砂壶开裂的现象,这也属于“惊破”的一种情况。
紫砂壶在窑里就出现过“惊破”,壶身伴有很细微的小裂纹,但这种细裂纹很短、很浅,没有穿透性的开裂,必须要特别注意或者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如果没有特别大的“温度差”,这类壶是不会出现开裂渗水的。
在制作紫砂壶的过程中,壶的各个连接处:壶把、壶嘴、壶钮、壶底,制壶师所用的稀泥过少或者是明针把这些连接处的泥刮薄了,那在壶烧制过程中此些连接处就会很脆弱。如果你使用不当就容易出现问题。
如果在紫砂壶的使用过程中磕过壶,或者让壶受过撞击,虽然当时问题没有显现,但壶也是受了“内伤”。一旦你使用不当,环境温度和水温反差太大时,已经很脆弱的壶就会出现“惊破”。
紫砂壶一般情况下在外力的作用下才会产生开裂,所以我们在挑选时要仔细,里里外外,确保没有裂纹,否则日后会让自己后悔莫及。
夏天空调底下或者冬天室内温度低时,先用温水注入壶内,然后晃动紫砂壶,再用温水淋壶身,最后再用此壶泡茶,可有效避免紫砂壶开裂。
要注意的是刚用冰冷的自来水冲洗过的壶,不要马上泡茶或者注入热水暖壶,应该放置在温暖的室温下,让壶自己先热热身,再温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