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炉壶,传的究竟是什么?
紫砂传炉壶是经典器型,其造型取材于青铜器。民国紫砂艺人俞国良曾以传炉壶参加1927年巴拿马国际赛会和1932年芝加哥博览会,并和程寿珍的掇球壶同时获奖,开创紫砂陶器在国际赛会获奖的先河。
“传炉”如何恩泽后世?炉,贮火之器。古鼎即炉。铸鼎乃王道之业,禹铸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鼎。
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在《鵩鸟赋》中云:“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他把天地比作炉,足见炉之重要。
【杨军保—《传炉》】
壶身四方,方中有圆,几无棱角;底、腹、口规矩而挺拔有力;四足鼎立,圆中寓方,曲线强劲,足外缘与壶身外缘等齐;三弯流曲折自然;把手方中带圆;全器昂扬挺拔,威严稳重,古朴典雅,浑厚端正,比例恰当。
四方传炉,几乎所有的底足皆采用钉足形式,且多属短柱形。就器型而言,传炉属紫砂光素器的范畴,但方中寓圆,比一般方器多了一分圆润之美。而壶嘴的造型难度亦高,方中带圆,圆里寓方,再加上多为三弯流式,在处理上倍增挑战。壶盖延续了全器造型特征,多为方形圆角,一般多采用压盖形式,面面俱到,能延续全壶气韵。壶钮乃点睛之笔,更需顾及与器身的整体搭配协调。
【范顺君—《传炉》】
道家认为,金木水火土可生成万物,东西南北中可构成—切。
一把 “传炉”在手,即把持了上下左右中:
壶盖居上,上为北,玄武当权,北方多水,圆润、饱和、可疏而不可堵。
壶足在下,下为南,朱雀昭旺,南方多火,升腾、昌彰,稳而不可激。
壶流耸左,左为东,青龙腾达,东方多木,婀娜、摇曳、可扬而不可抑。
壶把悬右,右为西,白虎守护,西方多金,刚烈、硬朗、可曲而不可断。
壶体守中,中为主,泰岱高壮,中方多土,包容、丰盈、可腴而不可瘠。
传炉壶,传的是精神,传的是道,传的是不朽的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