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砚大师梁德常莅临福道堂,畅谈端砚艺术
4月21日下午,制砚大师梁德常莅临福道堂,畅谈艺术人生,创作理念,传播端砚文化,尽显大师风采。
梁德常
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
1980年生于高要金渡镇,1996年初中毕业后开始从事端砚雕刻至今。其砚作构思独特,形制仿古,简约大气,工精艺巧,超凡脱俗,文气盎然,追求一种“返朴归真”的艺术境界和大雅之气。
2014年经二届中国文房四宝艺术大师评审委员会授予“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称号,在人社厅举办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砚雕刻竞赛获第一名,授予“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2019年获中国文房四宝授予:“优秀传承奖”荣誉称号。
梁德常老师对于端砚的制作,是有着一套自己的见解的,谈及自己对于作品的诠释,老师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
比如老师花费十年心血,陆续完成的这六方套砚——九五之尊,玉璧砚,三鉴砚,编钟砚,晨钟砚,玉锁砚!砚共六方,方方不一。从中国上下5000年的文化当中,提取最具代表性的文物进行二次创作。
第一方【九五至尊】:以周易的乾卦九五爻来创作,九条五爪的龙,将乾卦九五之数嵌在其中,砚的外形由方圆重叠构成,寓意方正为做人之道,圆融为处世之本。
第二方【玉壁砚】:以战国的玉璧元素来创作,上古用来礼天之重器,也是国与国交往之重器,古人云,礼之用和为贵,代表中国的礼仪文化…
能读懂用得上这三句话,可以上看千年,下可以预判事物未来的走向,可以指导做人做事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方【编钟砚】:以宫廷礼乐器入砚,孔子以礼乐教化人伦,把乐器做成了砚,虽然不能响,但能磨墨书写内心的声音。
第六方【玉锁砚】:以长命锁为创作题材,寓意锁住一切的美好。
砚台最初的出现,只是文人一个研墨的工具,就是我们的紫砂壶一样,起初只是一个盛水的小罐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砚台和紫砂壶都变成了一种实用与收藏兼具的产物,当然,拿来流芳百世也是未尝不可的。
如今,国家越来越推崇古代传统文化,无论是砚台还是紫砂壶,未来的市场也都是不容小觑的。家中预留出一间茶室或者书房,或大或小,摆放上文房四宝,紫砂茶器,不失为一隅清幽之地。
『保护砚台的木盒,老师特地选取适合的玉自己打磨装饰』
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古称端州)而得名,名列众群砚之首。(中国四大名砚: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广东端砚。)
端砚石分紫端、绿端、白端三种,像我们上面看到的梁德常老师所做的那六方套砚,就是以紫端所做。
紫端多用来制作砚台,因为它本身缺乏俏色特质,所以在雕刻物象表现效果上远不及绿端石,它从诞生以来就不是用来看,而是用来研磨的,并且已经形成了历史认可的审美体系。
在紫端、绿端、白端之中,白端目前来说是最为稀有的了,它是一种纯白色的端砚石,外表有点像汉白玉,但是比汉白玉更纯净细腻,制成砚台之后,能明显感受到它的那股清冷之美。
而绿端石色青绿微带土黄色,石质细腻、幼嫩、润滑,最佳者为翠绿色,纯浑无瑕,晶莹油润,别具一格,素有“中国第一绿砚”的美誉。
写在最后
梁德常老师始终认为:一方好的砚,是应该有自己或收藏者的思想的,这样的砚呈现出来,才会有灵魂,才会有价值,否则它只是一块石头而已。
他虽为大师,在给我们分享端砚艺术之时,却从不让我们称他为大师,就连听到我们叫他老师时,他都略显羞涩。
老师从十几岁起,便开始从事端砚制作,至今已有27年,在这27年的制砚过程中,他寄情于端砚,用端砚讲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递着自己对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热爱。
观看梁德常老师的端砚作品,你会明显感受到迎面扑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而这也正是梁德常追求的生活方式。
“那把刻刀早已成为了我身体的一部分……”,梁德常老师最后这样说道。
时间过得很快,跟梁老师的交流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整个过程很愉快,也很难忘。